苏州美食地图——走街串巷寻美食
更新时间:2018-06-24 发布人:苏州市旅游局 0 15029
来苏旅游的朋友应该都会发现,如今苏州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“小绿车”的身影。
有时候走路走累了,恰好身旁就有一排“小绿车”,拿出手机扫一扫,就能免费骑上一小时,简直太惬意啦!
来苏旅游的朋友应该都会发现,如今苏州的大街小巷,随处可见“小绿车”的身影。
有时候走路走累了,恰好身旁就有一排“小绿车”,拿出手机扫一扫,就能免费骑上一小时,简直太惬意啦!
而更惬意的是,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,骑着自行车,穿梭在苏城的巷子里,遇到好吃的,随时停下来尝一口,接着继续骑……
接着,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苏州巷弄里的美食。
本次旅行路线:
路线:老山塘梅花糕海棠糕—大阿二生煎—麒麟阁—鼎盛鲜—阊门姚记豆浆—陈记泡泡馄饨—汤家巷豆腐花—万福兴—杨招娣糕点—潘玉麟糖粥
交通:苏州轨交2号线至山塘街站,步行至山塘街,租用苏州公共自行车,前往下面的地点
用时:一天
一早出发,乘轨交2号线至山塘街站,出站后步行约100米,就到了苏州赫赫有名的山塘街啦
山塘街的东段是一条商业步行街,沿步行街一直走到阊门附近,就可以看到很多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了。
既然来了,我们先看看山塘街上有什么好吃的吧!
早晨的山塘街,游客很少,很多店铺也才刚刚开门。
与夜晚熙熙攘攘的景象相比,此刻的山塘街,反倒是更有韵味了。
山塘街上有好几样美食,都藏在这个“品味坊”里,其中最有名的,当属这家老山塘梅花糕海棠糕!
我们去的时候,铺子才刚开,老板正忙活着制作今天的第一批海棠糕。
这六个碗里放着的,就是海棠糕的配料了,红枣、金橘、芝麻、红绿丝……颜色真是好看
别看海棠糕小小一个,制作起来可有好几道工序呢!
老板先用刷子将模具刷上油,然后把调好的稀面浆浇进模具里大约一半深,接着放上豆沙馅,再往上浇上一点面浆把豆沙裹好。
过一会儿,又往面上撒上红枣、金橘、黑芝麻、瓜子等物,弄完之后,在铁盖上撒上糖,盖上铁盖开始烘烤。
在烘烤的过程中,诱人的香味不断飘出来,使我们等得越来越焦急。终于,几分钟后,老板将铁盖子打开,烤好的糕点朵朵似海棠绽放,十分娇艳好看。
接着,老板娴熟地把海棠糕从模具中倒出来,用一张小纸包着递给我。咬一口,松软香甜,还是小时候吃过的熟悉味道啊!
至于梅花糕呢,老板说要到下午三四点才会制作,上午时间只卖海棠糕,想吃的朋友要算好时间再去哦!
接着往东走,看到了这家在山塘街上一直拥有超高人气的大阿二生煎。
八仙桌、长条凳,装修得古色古香的生煎铺子,让人一走进去就食欲满满。
刚出锅的生煎裹着一层芝麻葱花像一个个“白胖子”。
小心翼翼咬一小口,吸掉鲜甜的汤汁,接着再咬一大口,品尝里面鲜美的肉馅。此时最好再来一小碟陈醋,因为香香脆脆的生煎配上酸溜溜的陈醋,才是老苏州的正确吃法!
从大阿二出来,再走一小段,就差不多到阊门了。借一辆公共自行车,我们的骑行正式开始!
穿过阊门,一路往东,这一条名叫西中市的老街,以民国风情建筑和特色美食而闻名。
西中市究竟有多少好吃的?
那真是数也数不过来,食肆一家连着一家,从清晨热热闹闹一直到深夜,哪怕临入睡前,还能在这里吃一碗夜宵。
首先路过的,是这家麒麟阁,特色招牌是白斩鸡。
他们家的白斩鸡皮滑肉嫩油香不腻,蘸料甜咸适中,值得一试!
紧接着,马路对面的这家鼎盛鲜,里面有两道几近失传的美味,一定要尝一尝。
一道是汤面饺,一笼六个,形状比较像煎饺,但是比一般的煎饺大很多。
皮很有韧劲,馅儿很鲜美,包含了不少汤汁,能吃到大颗笋粒,肉软笋脆,吃起来层次非常丰富。
汤面饺要做好可是很有讲究。
面粉要炖熟,再用开水和面,这样面皮才滑爽劲道。笋也要时鲜笋,而且要煮熟后切末,去辛辣味。
光做皮子就有三四道工序,加上拌馅、包料,一共十几道工序,全手工制成。
另一道是三鲜千张包。
千张包的馅由火腿、干贝、开洋以及夹心肉等原料组合而成。而千张包的“百叶”也很有讲究,要用豆汁的“头汁”制作,细薄又有嚼劲。
做好的千张包,要先在鸡、猪骨等“吊”出的高汤中烧熟捞起,顾客吃时再放入高汤内“热”好,放上粗山芋粉丝,撒上切细的蛋皮、火腿末、葱等。
伴着这些佐料,千张包咸香适中,清爽可口,许多老苏州都说,这真是“伲小辰光各米道”。
和鼎盛鲜相隔仅数米的阊门姚记豆浆,想必大家都久闻其名了吧!
这家24小时不打烊的豆浆店,是苏州人真正的“深夜食堂”。
而且在这里,豆浆的咸甜之争是不存在,因为你可以咸豆浆甜豆浆各来上一碗。
继续骑行,从西中市拐进吴趋坊。吴趋坊是“老苏州”的聚居地之一,周边饮食店多为姑苏传统口味。
来到吴趋坊,你会发现,这里的店铺外观都很朴素,不怎么起眼。但是酒香不怕巷子深,许多人穿城而过,只为来这里一尝记忆中的绝世美味,其中就包括这家陈记馄饨。
发表评论